市場如戰場,每位參戰者想的都是如何海扁對手,即使不能“KO”,也讓對手落荒而逃,自己在競爭中勝出。
并不是每一個夢想都會開花,想要與得到通常相距十萬八千里。
企業立項時的心態是:看孩子——總是自己家的好。立項時,一切似乎都顯得那么美好:需求是巨大的,前景是廣闊的,自己的產品是有競爭力的,不是最好的,就是獨一無二的。
競爭的結果卻像欣賞老婆——總是別人家的乖。 “人家的貨”不是暢銷就是火爆,而“自己家的貨”不溫不火,很難出彩。
對手閑庭信步,產品快速鋪向市場,甚至無所不在,伸手可及:而自己該做的都做了,渠道卻拒人于千里之外,賣場水潑不進。
對手總是輕而易舉占據消費者的心智, “品牌效應”深人人心:自己想盡千方百計,費盡千言萬語,歷盡千辛萬苦,成就的卻是一個啞巴品牌,默默無聞,影響力微乎其微。
小品牌打市場總背著“三座大山”:空中,外資借資本、技術與品牌優勢泰山壓頂:前面,國有企業挾資源與政策優勢搶逼圍;后面,一幫老鄉高舉價格戰窮追猛打,同根相煎。
中小品牌一邊拼命補充營養,一邊透支體力,步履蹣跚,舉步維艱,市場卻跑步進入品牌時代,品牌成為市場競爭的入場券。
用一個網友的話說,此時銷量可以治百病,而品牌卻要你的命。
做品牌是大規模的市場戰爭,玩的是實力,拼的是資金。做品牌需要大量的資金做傳播、做品牌設計,做廣告設計,需要大量的資金搭臺子、建班子,需要大量的資金建網絡、開通路。
做品牌就是燒錢的行為藝術。中小企業很多時候真的很差錢,錢的問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一直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
做品牌,多數小企業有賊心無賊膽,有賊膽無賊實,有賊實無賊力。
中小企業不僅唯利是圖,而且追求無風險的策略,于是,模仿、跟隨、追風是第一經營法則。
中小企業完成產品到商品的驚險一跳,憑的是銷售人員像工人階級的雙手,勞動人民的雙腳,律師一樣的技巧,藝術家一樣的熱情。唯一不需要的就是營銷智慧。
難道這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?問題纏身的小企業,實力微弱的小品牌,難道就不能活,不該活?
答案是否定的。
營銷決戰,拼的不僅僅是實力。曬一曬銀行賬戶,數一數腰包的碎銀子,就能定天下,那么世界五百強早就統一全球了,市場競爭基本沒有我們什么事了。
中小品牌要突出重圍,當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別人都能做到的事,你去做干啥?
橫仿是一種低風險選擇,營銷人都知道;跟風是一種陷阱策略,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屁顛屁顛地走別人走過的路,徒弟打敗師傅永遠是癡人說夢,結果不是跟班就是小弟,永遠無法擺脫吞口水的命運.
小企業不應該拒絕品牌,但是不能用通用方法、眾所周知的手段打造品牌。強勢品牌大抵經歷過從小到大,由弱到強的成長過程,他們太知道如何修理一個崛起的新品牌。
中小企業必須用另一套經營哲學:唯利是圖——無論做銷量還是做品牌,都唯利是圖。如果不賺錢,做什么都是白搭,很快被淘汰出局。
中小企業,必須先保護好自己,要進攻,只有先防守,先壯大自己,才能把別的企業、品牌打趴下。
市場沒有過不去的坎,也無品牌無法逾越的鴻溝。企業實力差異,境界不同,跨過去的方式就不應該一樣。
中小企業遇到問題,不能強攻,只能智取,不能逢山開路、遇水搭橋,而是要想法“繞過去”。
繞過了障礙,面前就是一馬平川,繞過了獨木橋,就是陽光大道。只要“繞”得好,就能“一招項萬招”,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就能夠實現了。
“繞”是一種技巧,更是一種經營理念,小企業生存,憑的是巧實力,用最小的代價,獲得最大的發展。
小品牌必須有新思維,不能與強者比力量,與富者比財富,只有以智慧及行動“打”市場。
小品牌必須聰明點。打市場必須避實就虛,必須選一個老外不愿干,老鄉干不了的市場長驅直八。
老外不愿干、老鄉干不了的市場在哪里?品牌的對立面!
成功者對面都有一個有效的對立觀念存在,也就是每位成功者都有一個自己不要(也不能做)的市場。中國大多數企業習慣模仿,不習慣逆向思考,市場中就出現空白和盲點,你發現這個點,就能一打一個準。
小品牌必須膽大一點。要敢于與高手過招,與強者下棋,當然這不是硬碰硬,而是“狐假虎威”,想盡一切辦法,盡可能與名人、名牌捆綁,借成功者已經搭建的產品階梯,順勢進入消費者心智,順利登頂。
小品牌必須溫柔一點。小品牌做市場不能秀肌肉,更不能亮拳頭,利用萬物相生相克的原則,顛覆品牌規則,用反品牌方式建品牌,學會以柔克剛。
小品牌必須狠一點。對顧客是天使,對市場必須是魔鬼。敢于向同行下狠手、出毒招,只要不犯法,就毫不猶豫地將好點子據為己有,再將這個點子進行升級、加工、創造,然后大聲吆喝,把山寨變為原創。
小品牌必須更活一點。要善于借,敢于借,惜名、借市、借力、借渠道、借勢、借殼等等,反正就是要借船出海,借風行船。
小品牌做事要低調,宣傳要高調。有事借事,無事要鬧事,就要弄出點花樣來,搞點大動靜,最大化利用成熟的概念、資源,進行超越或延伸,順勢傳播品牌。
總之,小品牌必須換一種玩法,多利用網絡渠道的優勢和特長,推波助瀾,借力發力,以巧取勝。
更多文章收集分享盡在:品牌設計公司-http://www.www.lihonga.cn/share
上一篇:小企業如何做品牌事件營銷 下一篇:微博營銷的矩陣策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