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韓非子》里曾講過一個關于謊言的故事。魏國大臣要陪太子到趙國去當人質,臨走前照例去拜別魏王。大臣對魏王說:“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跑來跟您說,街上出現了老虎,大王可愿意相信?”魏王當然不相信這種事情。大臣接著說:“如果有第二個人跑來跟您說街市有老虎,您還是不愿意相信嗎?”魏王有些將信將疑。大臣接著說:“如果現在有第三個人跑來跟您說街市卜真的有老虎,且描述得繪聲繪色,您愿意相信嗎?”魏王說:“三人都這么說,一定不會有假。”
事實上,大臣的講述是在給魏王打預防針,他知道陪太子遠離國都,定會遭人詆毀。然而雖然講了:人成虎的故事,結果誹謗這個大臣的人仍然很多,而回國之后,魏王也再沒召見過他。
即使你已有了主見,假如果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,你就很難不動搖。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·韋奇提出這個觀點之后,立即受到了各界的熱捧。韋奇定理告訴我們,即使我們已經有了主見,但如果受到大多數人的質疑,恐怕我們仍然會動搖乃至放棄。舉一反三來看,韋奇定理也告訴我們,在我們尚未對某項事物產生主觀意見時,旁人的意見就會起到決定性作用。
20世紀末的樂百氏純凈水的廣告,大家一定記憶深刻。在這個廣告里,藍色基調的背景下,一滴水從上方滴落,廣告語稱,經歷嚴格的27層凈化之后,蕩人純凈水的海洋。當時,無論是在廣告業界中還是在觀眾之中,27層凈化的廣告都頗具口碑,經典之名當之無愧。
在這則廣告里,水滴自上而下層層過濾,給消費者傳遞了純凈水產品經過嚴格篩選的觀念。不過,業界的共識是,純凈水在生產中經歷27層過濾并不是樂百氏獨有,而是所有的產品都必須經過這樣的過濾才符臺飲用標準。
但是,所有的產品里,只有樂百氏的廣告提出了這樣的觀念。這種水給人的直接印象除解渴之外,水的潔凈也讓人可以放心地飲用,而不會給人帶來細菌侵入等麻煩。因此,廣告要突出的主體概念是無菌、潔凈。
現在,我們把視線放回到廣告播放的社會環境中來分析。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,中國兒童飲料和瓶裝水市場大規模開拓,幾大品牌戰爭不斷,其中最大的兩個品牌就是娃哈哈和樂百氏。為搶占市場,動用廣告大戰成了雙方的共識。尤其是當年的純凈水廣告,堪為中國廣告戰之經典。
樂百氏與娃哈哈所走的路子大致相同,兩家產品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,而純凈水市場在當時還剛剛開始升溫,五花八門的晶牌紛至沓來,形形色色的生產廠家各顯身手,在市場上割據一方。
而當樂百氏純凈水在各媒介推出賣點統一的廣告之后,經過27層凈化幾乎成了樂百氏的基本特征,很快就為產品打下了半壁江山。
當然,類似的成動廣告還有很多。如果說樂百氏純凈水成就的是美名,那么有些廣告播出后,非但沒有帶來美譽度,反而是將商家原本積累的美譽度和信賴度毀于一旦。
實踐告訴我們,在廣告中,確實存在的事實,說一遍就可以是真理。與事實不符的謊話,說一百遍就會變成雷點,踩中必爆。
更多文章收集分享盡在:北京廣告公司-http://www.www.lihonga.cn/share
上一篇:廣告的阿倫森效應! 下一篇:廣告中的路徑依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