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一件衣服,先標價1000元再打一折銷售和100元原價銷售,哪個會更受消費者的歡迎?答案顯麗易見。
記得許久以前看過一則小品。公司要舉辦一場舞會,員工們紛紛前去采購當天的服裝,一位員工花300元買來一件西服。大家昕完價錢認為,這不過是一件普通的衣服罷了,并對這位同事報以鄙夷的目光,這位員工無法忍受,于是前去退貨。商場看著這件衣服犯了愁,同批次的服裝已經賣完了,這件衣服成了燙手的山芋。
聰明的經理看到之后,告訴售貨員,將這件衣服的標價加一個零,再掛在顯眼的位置出售,并要告訴顧客,這是最后一件。
此舉果然吸引了大批的消費者,很快,將這件衣服退回的那位員工叉高高興興地以十倍的價錢買了回去。
在這個故事里,聰明的經理所利用的就是貝勃規律。作為經濟學和心理學中都非常重要的定律,貝勃規律在廣告中最直接的表現形式為商品的定價。
可不要小看了小小的定價,要知道,科學的定價能在無形中促進商品的銷售。例如,我們經常去逛一些品牌折扣店,當動輒千元的商品以低折扣出現在消費者面前時,銷量就會在無形中被提升。
我們有時候也會看到這樣的現象,例如商場做一些派贈活動,它會告訴消費者,能夠得到獎品的僅是前幾名,為了獲得獎品,長長的隊伍排到了商場門外,而這些隊伍的存在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隊列。
就像本節中一開始提到的問題那樣,標價1000元的衣服1折銷售為什么會比100元的衣服更受人歡迎,就在于消費者在心里會投射出物超所值的感覺,而這種狀況,也是貝勃定律的直接表現形式。
就像品牌商品,它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堅持按照非常昂貴的原價銷售,直到最后才開始轟轟烈烈的折扣行為。因為有了前面原價的鋪墊,以折扣價格購入的消費者會有一種占便宜的心理,這也是貝勃定律應用的方式之一。
從本質來看,貝勃定律認為,如果一開始的承受能力就夠重,后來加上的力量將必須大到一定程度才會被察覺。如果讓一個人雙手同時拎兩個10斤袋子,當其中一個加到11斤時,就會覺得有差別;而如果一開始拎的是兩個20斤的袋子,其中一個再加重量時,需要加到24斤左右才會感覺到明顯的差異。
這也可以解釋,為什么當一袋食鹽由1元錢漲到1 3元時,消費者反應強烈,而房子由每平方米1萬元漲到了每平方米1.05萬元時,消費者卻反應冷淡。第一次的刺激能夠緩解后來的刺激,當日后消費者再經歷同樣的刺激時,感覺就會遲鈍很多。
更多文章收集分享盡在:北京廣告公司-http://www.www.lihonga.cn/share
上一篇:廣告的邊際效應! 下一篇:廣告必須滿足消費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