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策劃原則是策劃活動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的理性表現,也是策劃實踐經驗的概括與總結。具體來說,傳媒策劃要遵循導向原則、創新原則、效益原則、整合原則、機變原則、可行原則、時機原則。科學認識和把握這些原則,對于提高傳媒策劃的水平、加強策劃效果至關重要。
一.導向原則
導向性原則是傳媒策劃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。我國新聞傳媒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,在進行報道時必須遵循正確的輿論導向,傳媒策劃是通過借助新聞傳媒的力量來實現其目的的,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、健康,是傳媒策劃的重中之重。
導向性原則主要分為3種。
1)法規及政策導向
這是指策劃內容必須符合我國法律法規,符合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,要遵守黨的宣傳紀律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政策要求。
2)民眾心理導向
民眾心理導向,是指傳媒既要傳達也要正確引導廣大老百姓共同的價值觀、心理和情緒等,分析事物本質,澄清疑惑,避免社會恐慌。
3)社會公益導向
社會公益導向,是指傳媒策劃的理念和行為要充分體現和維護社會公眾利益,著力倡導廣大受眾的價值觀和需求。
1)創新性原則
創新性原則是指傳媒策劃必須有創造力。一個策劃的成功與否,創新性是至關重要的。創新性決定了傳媒策劃的有效性。傳媒策劃的創新主要有理念創新、內容創新和形式創新3種。
二.理念創新
理念創新指的是思想觀念的創新和思維方法的創新。傳媒策劃應該以公眾興趣為出發點,挖掘有價值的內涵。
2)內容創新
策劃的創新要不斷尋找新穎性和時效性的素材,讓受眾耳目一新。內容為主,不斷創新,這樣才能激發受眾的熱情與參與欲望。
3)形式創新
策劃的創新不僅要在內容上做到新穎獨特,還要在形式上有所突破。
三.效益原則
效益分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種,優秀的策劃是兩個效益都能兼顧的,作為精神產品的制造者,傳媒策劃不能以犧牲社會效益去換取經濟效益。
傳媒作為社會公器,承擔著傳播信息和教育的義務,傳媒和受眾就相當于建立了契約關系。如果傳媒組織或個人利用傳受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現狀,單方面背棄合約精神進行軟文廣告運作,揭發公民隱私,制造虛假新聞或刊播虛假廣告,缺席重大新聞事件等,實際上都是對受眾利益的背叛。
四.整合原則
整合原則要求策劃者有通盤戰略,從實現整體目標出發,合理整合各個部門,各個層次、各種類型的資源,以實現最優化的管理和效果。整合原則一般涉及以下4個方面:
1)新聞報道資源整合
主要指在策劃某些重大、熱點新聞報道時整合新聞報道內容(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等)和新聞報道形式資源,采用多種表現手法,精心加工制作,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。
2)傳媒經營資源整合
傳媒資源不僅包括思想、品牌、文化、信息這些“軟資源”,也包括人才、資金、技術、設備這些“硬資源”。要生產出有社會影響、有廣闊市場、有顯著效益的產品,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些資源的有機整合。例如,當前熱門的選秀節目,各家媒體整合了大量的人力資源(選手、評委、觀眾等)、場地資源、設備資源等,產品就是節目最后產生的“歌星、舞星”等明星。
3)傳媒集團發展資源整合
(l)集團內的資源整合
(2)不同集團之間的資源整合
4)傳媒外部資源整合
傳媒策劃尤其是宏觀策劃,不僅要整合傳媒集團內部資源,還要借助和整合集團外部的跨行業、跨地區的資源。
五.機變原則
所謂機變性,就是指在策劃進程中,要及時準確她掌握對象及其環境變化的信息,以其發展的調研預測為依據,調整策劃目標并修正策劃方案。
六.可行性原則
可行性原則是指策劃是否具有可操作性,能否按計劃一步步有效進行實施。一個無法有效實施的策劃方案,是毫無價值的。
策劃的可行性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:
1)政策上可行
即策劃方案是否符合法規、政策和發展趨勢的要求。策劃人要保持對法律法規及政策的敏感,盡可能規避風險,同時,還要分析策劃實施后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等。
2)技術上可行
技術上可行是指傳媒策劃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、物力、財力和時間,實施效果能達到甚至超過方案設計的具體要求。策劃方案要達到有效、可行,一是要用最小的消耗和代價爭取最大的利益;二是所冒的風險最小,失敗的可能性最小,經過努力基本上有成功的把握;三是要能圓滿地實現策劃的預定目標。
七.時機原則
時機原則指傳媒策劃活動要選擇最佳的、能產生最大傳播效應的實施時機。在具體操作中,如果選擇的策劃時機不當,采用的方式錯誤,那將會適得其反。
更多相關文章盡在:北京廣告公司-平面設計-http://www.www.lihonga.cn/share
上一篇:廣告傳媒策劃者應具有的基本素養及能力 下一篇:傳媒策劃的一般流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