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要從消費角度看?60后即將謝幕,70后已盛極而衰,80后已上升成為主力軍,90后即將開始搶班奪權。
當今時代是特殊國策下的新新人類,“4+2+1”的獨特家庭結構,一家人的焦點都是那個“1”。不是“小皇帝”就是“小太陽”,都是“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手里怕飛了”,生活的環境和成長的經歷使得他們都以“我”為尊,以“我”為最重要,以“我”為中心,他們眼中沒有他人,也很少關心他人。
60后是受難一代,70后是吃苦一代,80后、90后則是享受一代。今天,打拼過來的60年代的父母“頗有余糧”,成為孩子的錢包、提款機,所以,新新人類不差錢,對錢也沒什么概念,他們一般不考慮錢的問題,有錢就花無錢就貸,即使刷暴信用卡成為卡奴、月光族,也不是問題,一般都有人替他們買單。
當今時代,與開放同行,經濟手硬,文化手軟,吃苦耐勞、艱苦奮斗等傳統漸漸被人遺忘。網絡開放,西方文化涌八,基于對強者的崇拜與仰視,他們很快臣服,于是,享樂主義流行,價值觀中多了些“玩票”的觀念。
60后、70后是不自信的一代,消費是外生的——消費不是為自己,而是為別人;消費是給別人看的,所以注重品牌,為面子哲學。
當今時代,極有個性,擁有強大自信,宣揚自我主義,不在乎別人怎么看,消費是內生的,為自己消費。注重自己的感覺與內心。由于內心自信,而感覺與理性無關,感堂沒有“好”或“不好”的標準,只有“喜歡”或“不喜歡”的直覺,其標準就是投緣,所以,他們不再仰視品牌。
當今時代,物質極大豐富、良好的教育加上科技的普及使得產品差異化變小,使得他們更注重產品使用功能,不太愿為所謂品牌附加值買單。
當今時代,他們善于和樂于主動選擇信息并且樂于進行雙向溝通,獨立自主,他們堅持我的地盤聽我的。他們不習慣被動接受更喜歡主動選擇,對居高臨下的品牌宣傳不感冒,對于依靠廣告設計狂轟濫炸、“地毯式”的營銷宣傳不動心,他們沒有強烈的品牌偏好與忠誠度。
當今網絡時代,有天生的好奇心理。他們崇尚新奇特的消費,喜歡嘗試新生事物,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超強,對生活中的非常規事件興趣盎然。因此,他們是喜新厭舊的,厚重的歷史可能成為包袱,如果你不玩點兒新花樣,讓產品保持新鮮感,他們很容易把你從腦海中刪除。
當今時代,娛樂是天性,消費總是連著時尚與先鋒,夠酷、夠炫、夠刺激的才能打動他們,標新立異的品牌設計才有殺傷性,美妙獨特的體驗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。
他們喜歡看簡單的書,于是一位郭姓先生就成為最賺錢的作家,盡管時不時打點抄襲官司,鬧點“槍手”傳聞。
他們喜歡拉風、秀個性。于是,開個叫“私奔”的服裝店,不僅能吸引大量眼球,更有不少人進店血拼。
他們喜歡憑感覺。只要他們喜歡,血拼一件奢侈品,即使透支一年的收入,也不眨一下眼;只要他們喜歡,光顧無人問津的淘寶小店,淘到的東西也是愛不釋手。
他們喜歡圖片與卡通。于是,走卡通路線的青春少女品牌里美在屈臣氏賣瘋了,上演了一場場現代版的買櫝還珠——年輕人買它卻不用它,多數人覺得外包裝太漂亮了。
當今網絡時代,里美用一種另類的方式宣示著自己的成功。
當今網絡時代,營銷人必須反思自己,顛覆傳統思維?重要的不是你能做什么,而是他們喜歡什么,要以個性化營銷取悅80后、90后消費者。
當今時代,名牌不等于首選,便宜也不會令人動心,關鍵是你如何讓顧客看得順眼。
當今時代,是新品牌的樂園,標新立異是大規模性殺傷性武器,如果不能在產品上玩點兒新花樣,那么就在產品包裝設計、名稱上做文章。
知道這些,企業才能以小博大,以弱勝強,引爆流行,快速成長。
更多文章收集分享盡在:北京廣告公司-http://www.www.lihonga.cn/share
上一篇:企業智勝法寶-速度與平價! 下一篇:廣告營銷進入“淺”時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