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平面設計作品最后視覺效果的優劣,與顏色的選擇搭配是息息相關的,調配色彩是初學設計者學會用色的第一步。這里先談一談顏色的調配知識。一般來說,顏色的調配是由三原色為基礎有規律地組合而成的。
一、三原色
原色,又稱第一次色或基色,是用以調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。原色的純度最高、最純凈、最鮮艷。三原色可以調配出絕大多數色彩,其他顏色不能調配出三原色。
三原色分為兩類:-類是顏料(染料)的三原色,為紅(品紅)、黃(檸檬黃)、青(接近湖藍),因為顏料的三原色混合后顏色變深,故稱為加色混合;另一類是色光的三原色,接近品紅、湖藍、翠綠,因為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顏色變白,故又稱為減色混合。
電腦上顯示器使用RGB模式來呈現色光三原色,R表示紅色,G表示綠色,B表示藍色。要在電腦上制作印刷品圖片,就要使用印刷的原色CMYK模式,C表示青綠色,M表示洋紅色,Y表示黃色,K表示黑色。
二、三間色
三間色是三原色當中的兩個色以同等比例相加調和而形成的顏色,這樣形成的i個色就是三間色。顏料的三間色由三原色(紅、黃、藍)兩兩相加得來,分別為:紅+黃=橙;黃+藍=綠;藍+紅=紫。光的三原色(紅、綠、藍)雙雙混合,可以混出黃、青、紫紅三種間色光。
三、互補色
互補色指一間色與另一原色之間形成的色彩互補關系。綠色由黃色加藍色而成,紅色是綠色的互補色;橙色由紅色加黃色而成,藍色是橙色的互補色;紫色由紅色加藍色而成,黃色是紫色的互補色。
紅與綠、橙與藍、黃與紫是三對最基本的互補色。在色相環中,它們相互對應180度,
它們之間的色彩對比最強烈、最醒目、最鮮明。
一種原色光和另外兩種原色光混出的間色光稱為互補色光。例如,翠綠與紫紅,藍與黃、朱紅與青等,三組都是互補色光,互補色光依照一定的比例混合,可以得到白色光。
四、復色
三個原色混合得到的新色彩稱為復色,一個原色與另外兩個原色混出的問色相混,也可混出復色。復色種類很多,純度比較低,色相不鮮明。三種原色顏料的混合,在理論上成為黑色,實際上是一種純度極差的黑濁色,也可以認為是光度極低的深灰色。
五、透明色
水彩顏料、油墨、彩色玻璃、彩色玻璃紙、透明度較高的塑料、有機玻璃等,被稱為透明色料,它們疊置在一起可得到新的色彩。
黃色與青色可疊置出中綠色,黃色與品紅色只能疊置出大紅色,疊不出橘黃色。青色與品紅色疊置出紫色,該紫色比青色與品紅色的明度要低得多。當品紅色改成大紅色,或青色稍稍偏綠時,疊置色就不再偏紫,而是偏黑。例如,普藍色與大紅色疊置,疊出色就偏黑。
互補色疊置,本來色的明度高時可疊出灰色或含灰色,本來色的明度中間偏低時可疊出深灰色或黑色。疊置時,色彩有底面之分,一般來說,疊置色受面色的影響大一些,相對接近面色。例如,大紅與翠綠疊置出黑色,大紅為面色時,黑色有紅味,翠綠色為面色時,黑色傾向綠。色層越厚,透明度越低,這種傾向越明顯。
印刷油墨疊印時,從生產的方便和疊印的效果看,疊色中明底偏高的最好作底色,不應作而色。準確而熟悉地應用油墨疊色,可以減少用色和印次,得到更豐富的色彩,色層更勻實,光澤感更強,還能節約印刷費用。
六、空間混合
把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等色料等量涂在圓盤上,旋轉之后呈現淺灰色。把品紅、黃、青涂上,或者把品紅與綠、黃與藍紫、橙與青等互補色料涂上,只要比例適當,都能旋出淺灰色。在色盤上,紅與黃旋出粉橙色,青與黃旋出黃綠色,紅與藍旋出粉橙色。
站在鐵路上,可以看見眼前的兩條鐵軌伸向遠方,最后消失在地平線上的一點。如果兩條鐵軌各有各的色彩,鐵軌臺一時兩種色彩也會合成新的色彩。形的合一稱為形體透視縮減,色的合一稱為色的空間視覺混合。
讓不同色彩以點、線、網、小塊面等形狀交錯地畫在紙上,離開一段距離就能看到空間混合出來的新色。后期印象派畫家修拉利用這個規律,創作了點彩派的油畫風格,畫面的色彩明亮,有極強的光感和空氣流動感。
更多文章:品牌設計-北京廣告公司-ww.www.lihonga.cn 上一篇:什么是廣告創意? 下一篇:典型色彩在設計中的功能表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