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4日,中國設計大展北京推介會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行,本次大展包括平面設計、產品設計、空間設計和跨界設計四大板塊。四個板塊的策展人介紹了各自板塊的策展思路,并以邀請和征集的方式,請全國的設計師提交作品參展。
平面設計策展人由知名設計師韓家英牽頭,“平面”版塊以“平面設計原創力”為展覽主題。這部分的展覽擬通過視覺形象設計、雜志設計、字體設計三個主題,探討目前中國平面設計的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。韓家英說,有些大型出版集團、雜志形象設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品味,希望通過本次大展挖掘出優秀的民間個體設計師,作為專業設計師的后盾。
自設計大展啟動以來,產品設計策展組連續赴各地進行調研,產品設計策展組組長許平提出要注重中國設計與中國制造的結合,歸結為高端之路、品牌活力、時代轉換和協同創新四個板塊,另外引入“請坐,米蘭”特別展,形成了“4+1”的基本結構。許平認為中國設計需要以不同方式拓展生存空間,來抵抗來自國外設計的擠壓。更多要關注產品的功能性設計,“栩栩如生”早就不能涵蓋現代設計的形態,而是需要形態完美與內在品質的統一。比如誠品書店的設計不是講究外在的表現,而是讓人進入書店后覺得很舒服,感受到人文氣息,對閱讀心靈的內在撲捉。
由李虎、史建、龐偉三位設計師、理論家擔任策展人的空間設計組,強調要規避烏托邦式的空間設計及濫用中國傳統符號的園林設計,要關照現實空間。策展小組選擇了社區空間、交替空間、購物空間、零售空間等50個空間類別,重點邀請參展作品以裝置、模型、影像進行呈現。
相比前三種設計,“跨界設計”的界定似乎是個難題。設計無所不在,更是體現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。葉宇軒作為該版塊的策展人之一,詮釋了“跨界設計”的內涵。“中國的設計處于起步期,要抓住具有探索性的設計,對當下中國設計中的生產鏈條和消費者使用進行反思,必須是很系統性的。”關于媒介向公眾普及設計時該如何定義,是人們關心的話題之一。葉宇軒說,在美學上,美學也是一種催眠,是否“美”是很主觀的,“時尚”也是很主觀的。比如,洗褲子縮水了,褲子短了不敢穿了,時尚報道流行7分褲了,你就敢穿了。最樸素的設計是解決問題的設計,不需要形式美,而是要“利益眾生,為我所用”。
“中國設計大展”是國內目前規格最高的設計大展。據悉,“中國設計大展”將于2012年12月7日至2013年2月26日在深圳市舉辦,作品征集時間為5月30日至9月31日。